

(吉隆坡讯)最近,大马社会不断发生性侵事件,而受害者皆是青少年。
性教育工作者蔡秀琴指出,其实青少年被威胁的机率是存在的,只不过被大人们忽略,由于大家都透过报警的数据观察,事实上,男性受害者在面对性侵会选择哑忍而不报警。
“在报警的数据里,90%受害者都是青少女,而10%的背后可能隐藏更多的青少年受害者。只因男性在性侵事件上更羞于表达,而且男性难于区别被性侵界限,特别是学校教学及家庭教育较注重青少女,因此,我们忽略了青少年被性侵的潜在危机。”
加害者渐进式诱拐目标
她说,现在出现了“网络成瘾”的社会现象,青少年更是沉迷于网络的高风险群。有数据显示,未来青少年被性侵事件有上升的趋势,因此,有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学校若经常给予他们灌输性教育,学生会提高危机感或意识,一旦面临性侵,就会选择告诉校方。
“大部分人有迷思,认为性侵事件的发生通过暴力,威胁及胁迫,但现在的加害者採用的是渐进式,使用诱拐或诱骗伎俩。”
她提醒,渐进式的过程较难预防,加害者先锁定目标,会精心策划地花上一个月,甚至更久的时间,慢慢诱骗青少年。被锁定的受害者性格通常较内向,胆小及个子矮小,不过,加害者也可能选择性侵自尊性强及各方面优秀的青少年,只因加害者认为尊严会制止受害者表达。
“从这点我们可看到,不管哪个阶段的青少年都有可能曝露在危急之下。”
她透露,更担忧的是,加害者不仅获取受害者的信任,甚至博取其亲人信赖,放心将受害者托给他照顾。虽然难以辨识表达关心人都有意图不轨,但至少需要“防人之心不可无”,需通过某些指标以保护及关注受害者。
献礼博取信任 製造独处机会
蔡秀琴表示,加害者在获取受害者及家属的信任后,会依据受害者的喜好及需要,满足其物质或心理需求,甚至会献礼。受害者不自觉对他产生很高的依赖感,甚至依恋及偶像化加害者。
“只要越相信一个人,对方说什幺受害者都会依从。这样一来,加害者会进行下一个阶段,也就是隔离孩子,製造可单独与受害者相处的机会。”
她说,加害者可能会找特别培训或活动为由,让受害者单独留下与他进行练习,并创造了加害的空间及机会。在精心部署之下,父母会放心将孩子交托于加害者照顾,孰不知已掉入了陷阱。
“在性侵发生后,其实,父母也会陷入很深的愧疚感,因为自己也在不自觉中让孩子陷入危机当中。”
自尊心强选择哑忍
她说,在单独相处当中,加害者会与受害者聊起身体变化及性话题,甚至会假借做身体检查,或告诉受害者看色情影片实属正常,找机会与受害者习惯讨论性话题。加害者可能以游泳为由,创造相互赤身及身体接触的机会,逐步地让受害者习惯其接触。
“在这过程里,加害者会开始触碰受害者,让后者产生欢愉感。在性侵事件被揭发后,受害者很难走出其感觉,由于加害者并无强迫或使用暴力,使前者自愿性享受性爱感觉,反而让受害者有罪恶感。”
她强调,只要阶级及年龄不对的情况之下发生性爱,就属于性侵事件。最令人担心的是,青少年无法走出被性侵的伤痛,即使双方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发生性爱,青少年仍然是受害者。
“若受害者有罪恶感,我们一定要受害者知道,这是加害者刻意营造的氛围,所以错并不在于受害者身上。”
她补充,加害者在得逞后会不断地重複,并加以控制彼此的关係,即便受害者知道这段关係是错误的,对方更可能威胁或恐吓受害者揭发后的后果,加上受害者性格内向难以表达,更让性情事件难以揭发。
“某些自尊心强的受害者,在面对性侵事件感觉羞耻,而选择哑忍,也担心揭发后无法面对别人的目光,所以陷入了两难之间,也因此让这段关係难以了断,持续地掉入加害者的魔掌里。”
邀看色情片 亮危机信号
蔡秀琴说,青少年在保护自己可分为两种层面:一种是已是受害者,另一种是预防。
在性教育方面,很多的父母对孩子都难以启齿,建议可上网找有关的报导或视频,让孩子阅读并了解性侵的意思,不过最好的方式仍然是父母亲自对孩子讲述。
她说,对方若给青少年看色情照片或影片,那就是一个危机信号,对方没有扮演做一个成人应有的事情。青少年是可相信任何表达关爱的人,但只要对方聊起有关性话题或做出色情举止,那对方已超越了一个成年人应该做的事情。
与孩子演练当场说不
很多青少年知道当时是个危机,却不知如何回应。她说,青少年必须明确地说不要,并告诉对方只想父母谈有关性课题。大部分青少年在面对性侵事件不知怎回应,而让事情不断地发生。
“父母可透过演练的方式让孩子在面对性侵时明确地说‘不’。不过,很多时候即使演练了,当场仍然不懂反抗及不知所措,因此一旦发生一定告知父母。若孩子主动与父母聊起有关性课题,其实是危机的信号,父母需要有一定的警觉性。”
蔡秀琴说,受害者在发生性侵后,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,但父母被告知孩子被性侵时必须相信孩子的说词,无论是揭发还是保密,父母需停止加害者持续伤害受害者,并终止加害者与受害者的现有关係。
“若性侵被揭发却仍不断地发生,受害者会丧失对人的信任及信赖。若受害者鼓起勇气提起性侵事件,这意味着受害者再次相信人及社会,如果父母不能保护受害者,受害者的信任会彻底‘瓦解’。”她提醒,只要孩子有与父母沟通的能力,性教育就可开始,并随着年龄逐步加深,让孩子有意识防护自己的身体,因此,性教育宜早不宜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