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BabyHome 2014儿童护眼大调查*指出,逾6成5孩童自3岁以下开始接触智慧型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电视等,7成家长知道3C产品对视力的影响性,却有超过8成家长不知如何建立正确使用习惯!而3C低龄化、3C保姆化,不仅造成学龄前儿童沉迷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,更导致近视、黄斑部提早病变比例日渐攀升。
![[分享] 聪明3C育儿术 左右脑全脑开发](/cl/img/159040747698645.jpg) 如何正确掌握聪明3C育儿术呢? 「禁止3C踏入家门、校园似乎是不可能,而且不切实际,父母亲应该想想如何共存!」亲子专家车先蕙心理师建议,与其禁止,不如从亲子约法三章下手,像儿童福利联盟就提倡「3C」原则,也就是「Control(控制)、Companion(陪伴)、Communication(沟通)」再加上3C 与 非3C活动搭配原则,优雅培养耳聪目明的小孩。 儿童福利联盟提倡「3C」原则 ◎第一:Control(控制),使用时间的控制:每次使用30分钟以内,不超过一小时。之后转换别的活动。使用好一点的萤幕。避免视力病变。 ◎第二:Companion(陪伴) ◎第三Communication(沟通) 适时用3C可引导孩子专注 「3C育儿有其正负面向,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父母放任不管或管理不彰。」车先蕙说,从正向来看, 3C产品容易引导孩子专注,提高视觉专注力,寓教于乐,甚至在临床治疗上也会适时搭配3C产品来做辅助。然3C衍伸出来的负面问题,如:视力急速衰退、情绪控制能力不佳、过动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文字记忆力不佳等,多数原因则归纳为父母忽略孩童3C成瘾或过度依赖徵兆。 慎选3C萤幕品质 然而,车先蕙也不忘强调,父母千万不要把3C产品妖魔化,如果真的担心损害孩童视力,应注意3C产品品质。「像是有些妈妈每天严格执行只给家中小宝宝看30分钟教学影片(如:学龄前DVD、幼儿美语等等),甚至还会搭配低蓝光电视,预防小孩靠太近伤眼。」萤幕影响视力甚深,家长就应严格把关孩子是否有使用过近、30分钟即休息的落实问题,也应定期检查萤幕有无闪烁、色偏、过亮过暗等问题。 过度放纵当心3C上瘾症 而谈到心理层面,车先蕙不讳言,这几年3C成瘾症的患者激增,她就辅导过即将上小学的女童,因为太习惯有3C产品陪伴,入学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过动、情绪失控、拒绝上学现象。「放纵不管让孩子3C成瘾,最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情绪控制力不佳及亲子关係冲突。」一旦亲子关係走在钢索上,家长不但心力憔悴,孩子也容易误入歧途。 3C与非3C搭配孩子不亦乐乎 数位化浪潮下,目前也有国小开始往智慧教室发展,家长如何正确掌握聪明3C育儿术呢?「掌握五感(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和触觉),3C与游戏交错融合,孩子一定玩得乐此不疲!」车先蕙举例说明,如果一天有三小时陪伴孩子,家长可以切成三块,第一个小时玩黏土、画画,接着看电视(教学影片等等),最后可以搭配户外活动甚至听听音乐,「没错,这样的活动设计会比你开电视给小孩看累很多,但是紧密的亲子关係及五育培养真的没有捷径。」 3C 与 非3C活动搭配原则 ◎文字性:故事书 ◎声音性:有声故事书,音乐 ◎图画性:绘本 ◎操作性:画画,美劳,黏土,积木,手作 以3小时活动为例 ◎第一个小时:看电视 ◎第二个小时:玩黏土,画画 ◎第三个小时:做劳作,听音乐,运动 左右脑齐开发因材施教要适龄 「3C盛行下,对于负责图像、创作、艺术、音乐的右脑比较受惠,相对的反而忽略负责掌控语言、数学、逻辑、事实、推理、分析、阅读的左脑。」车先蕙建议,开发左脑可以多跟孩子一起阅读或讲故事,原则上就是多看多听多说。 不过,凡事因材施教,「大一点的孩子,可以玩桌游、积木、摺纸、沙箱、象棋等等;但是三岁以下的幼儿,尚在发展学习各项粗细动作,建议父母以活动游戏为主,翻滚、涂鸦、爬爬跳跳、听音乐律动等等」车先蕙笑笑地说,3C产品一天最好出现30~60分钟为限,而且家长要注意是否有暴力、色情或是不当内容,避免伤脑及影响孩子人格情绪发展。 文章转载自 台湾儿童教育发展促进协会
|